三载风雨路一朝变通途———记麻昭高速鲁甸立交至昭通收费站段贯通
       9月25日,天色蒙蒙,乌蒙山区千峰万壑绵亘蜿蜒的山岭之间, 一条恢弘大道随着疾驰而来的车辆从青雾中逐渐呈现。随着第一声汽笛的鸣响,麻昭高速鲁甸立交至昭通收费站近10公里的路段提前贯通的蛩音敲打着每位建设者的心房。
      2013年年初,集团出资10亿元,与云南麻昭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正式签订全长约37.877 千米、合同价约21.757亿元的麻昭高速公路D标段承包建设合同。麻昭高速既是迄今为止集团承建的最大的路桥项目,也是集团真正意义上承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短短的10公里路占标段总长不足三分之一,对全长约106公里的麻昭高速而言更是不足挂齿, 但这一小段路的提前贯通,凝聚着三年来麻昭人摸着石头过河的辛苦付出,是建工人在艰苦条件下不屈不挠、勇于担当的“麻昭精神”的缩影。
      A主动作为全力保通
      麻昭项目自开工时就以融资难、征迁难、管理难、施工难等“七难”工程闻名。由于进场时间比其余三家央企单位晚三个月,加之麻昭项目是集团第一次承建高速公路,各家参建单位面临着没有高速公路施工管理经验,缺乏专业的劳务队伍、专业技术人才等问题。此外整个D标段属于回民区,民族地区人文环境复杂,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阻碍,导致中前期工期比较滞后。
    “8月份接到‘9.26’鲁甸立交至昭通收费站贯通任务距今大约也就是40天的时间。”麻昭项目办党总支书记钟云诚介绍,“时间紧,任务重,对于道路施工来说,没有作业面就无法施工,后期工作首先要解决好就是保通问题。”
       项目早于7月20日就开始进行半幅封闭施工,半幅通行,交叉作业。到后期,为了在保证‘9.26’节点任务,在保持道路畅通前提下进一步推进施工,项目部于8月16日开始频繁地组织夜间施工。施工段白天平均车流量约每小时1000辆次, 夜间施工虽然成功错开了车流高峰期,但是也面临不确定因素多、照明条件差等危险因素。为此,项目部按规定采取定制反光标志,安排专人值守,施工人员穿着反光工作服,并在施工转角处、坑洞沟槽四周悬挂警示灯等措施保障夜间施工的有序进行。
    “修路比起传统的土建施工,更需要我们勇于担当和主动作为。没有水,自己引;没有电、自己发;没有房子,自己盖;没有施工面,我们自己保通!”D4段工区负责人二公司第五直管部主任段继东回忆起刚到麻昭项目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由于民族地区施工阻碍因素较多,项目成立伊始集团每家参建单位便设有保通处。为确保保通工作顺利进行,项目办提前编制道路保通方案,并与政府进行了有效沟通,促进保通工作顺利开展,但是在执行方案的过程中全靠各项目自己的主动作为。没有交警的主导和支持,项目办便自己在施工作业区域前方设置防撞墩、隔离墩、锥桶和水码,设置保通人员和应急小组进行交通引导和应对突发状况,一边进行道路保通,一边把紧张的施工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B新技术建绿色之路
      提前贯通的鲁甸立交至昭通收费站一段是麻昭高速上第一个通车的路段,不仅项目施工组织得好,新技术的运用也为项目节省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促进着“四保一树一控”目标的实现。D标段副总工程师张明杰在现场介绍了沥青混凝土拌合站里的煤油改天然气设备。他说:“以往我们用煤,要用一台装载机和7 个工人,运作起来黑烟滚滚;现在我们运用了煤改气,只要两个工人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通过实施煤油改天然汽,整个麻昭高速可以节约燃油1600 吨,按照每吨燃油排放两吨二氧化碳来计算,至少可以减少3200 吨的二氧化碳排放。该项新型技术的投入,降低了成本、减轻了污染、树立了形象,达到建设绿色、低碳、环保的麻昭高速的要求。
      D5 工区项目经理文杰重点介绍全省范围内首次使用的纤维碎石封层施工工艺。纤维碎石封层施工技术即在浇筑沥青时将纤维、碎石和沥青同时洒下,起到防水防拉裂作用。纤维碎石封层具有独特的网络缠绕结构,由于纤维本身具有高抗拉伸强度的特性, 大大提高封层的抗拉、抗剪、抗压和抗冲击强度,有效地抑制反射裂缝出现,从而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该工艺具有良好的应力吸收和分散能力、高耐磨性、高防水性、高稳定性和施工快捷性等优点。纤维碎石封层技术的运用,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消耗,而且能保证工程质量。
      C麻昭精神声名远扬
      建设者们常说,麻昭高速路面下的钢筋水泥里沉淀着我们建工人的“麻昭精神”。“踩在麻昭高速路的每一步,总是特别有感情,真是一步一段时光,一步一个故事。”D5工区的项目副经理苏伟讲起了麻昭的故事。
      到最后施工阶段,为确保节点目标顺利完成,项目办曾创下持续作战43小时的记录。8月末的两天里,路面车辆较少、晴朗的天气为抢工期创造了最佳条件。在白天施工高峰期结束后,经过短暂的休息,还发着40 度高烧的项目经理吴俊又和其他工段负责人率领着施工队伍挑灯夜战。百人施工场面浩大,机械隆隆,热火朝天的气氛驱散了大家的睡意,高烧上战场的项目经理也激励着在场的所有人,让这场两天一夜的鏖战变得隽永。
      一个工友回忆起这次苦战时提到:“在我们回来的时候, 看到分管生产和现场的项目副经理苏伟靠在刚停止工作的机械上睡着了,都知道在机械附近是非常危险的,但那一刻谁都不忍叫醒他。”
      除了交通条件,天气情况也是影响路面施工的重要因素。8 月的昭通阴雨不断, 给项目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除干扰施工的瓢泼大雨,工地上也有两个添乱的“大麻烦”。这是两台高3米,宽约2米,工作重量达14 吨的德国进口压路机, 这种压路机的驾驶位四周没有用玻璃封闭,整个驾驶室四面敞开。在雨天,驾驶员操作压路机进行作业的同时还要忍受风雨的侵袭。D 标段副总工程师张明杰说“在晴雨不定的天气下, 他们的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一个多月来,项目上已经有3 个操作员患上了感冒。即使如此,几个人还是轮流换岗,前赴后继地爬到驾驶座上。”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麻昭人以实际行动呼应着“小雨小干,大雨大干,不下雨拼命地干”的口号,这一小段路的提前贯通可谓风雨兼程。
   “高速路建设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候甚至是毅力。”段继东说。在建设最困难的时期,他所负责的工区在劳务队伍的组织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再加上外部阻工压力。“在内忧外患面前也的确灰心过,但想到直管部还有四五十号兄弟,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咬咬牙又继续干。”
     在麻昭项目上,高烧不下战场如吴俊者有之;斗风雨战骄阳如苏伟者有之; 一片面包一瓶水吃住在工地如张明杰者有之,以十二分毅力解内忧外患如段继东者有之。
     在这些人的身上,我们能充分感受到建工人在艰苦条件下不屈不挠、勇于担当的麻昭精神。
     麻昭项目办指挥长白晓波说:“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各家单位同心协力顺利完成了目标节点任务,成为麻昭高速第一个通车的标段。虽没有天时地利,但胜在心齐人和。麻昭这个团队由我们许多公司和劳务队伍共同组成,有着很强的执行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项目办有统一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计划安排,班子之间能进行有效地沟通,这些都是推动‘9.26’节点任务顺利完成强有力的保证。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办锻炼了很大一批人才,熟悉了高速公路建设系统,在方案设设计、资金管控、材料管理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无论从施工总承包还是投资管理来说,麻昭的作用都是启示性的。”

张雨轩/报道